能源贸易战倒计时:特朗普“连坐式制裁”引爆全球市场恐慌
在未来十天内,全球能源市场将迎来一场高度紧张的博弈,一场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引发的地缘政治风暴正迅速酝酿。7月29日,在返回美国的专机上,特朗普突然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,宣布将此前设定的俄乌停火谈判最后期限从50天骤然缩短至10天——即8月8日。这一决定如同平地惊雷,震惊了全球。
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远不止于此。白宫官员随后确认,如果俄罗斯未能在此期限内取得“实质性进展”,美国不仅将对俄罗斯原油、天然气及铀矿征收高达100%的惩罚性关税,更将对继续购买这些能源的国家实施同等税率的“二级制裁”,这无疑是一记釜底抽薪的狠招。
展开剩余76%这场潜在的能源贸易战的核心在于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命脉,而非直接针对俄罗斯本身。这一“连坐式制裁”策略,矛头直指中国、印度和土耳其等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,威胁切断俄罗斯每年超过千亿美元的能源收入。数据显示,2024年俄罗斯石油出口量高达每日460万桶,其中85%流向中国和印度,两国分别占据47%和38%的市场份额。这意味着,一旦中印因高额关税被迫停止进口,俄罗斯每天将损失近400万桶的出口市场,相当于全球原油供应量的4%。鉴于俄罗斯财政对能源收入的高度依赖——2024年油气收入占预算的80%,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——这一制裁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。
特朗普甚至威胁称,后续可能启动国会推动的500%关税法案,进一步放大威慑力。美国前助理财政部长保罗·罗伯茨指出,美俄直接贸易额仅34亿美元,即便归零也对俄罗斯影响甚微,“二级关税”则可以通过第三方杠杆,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沉重打击。
面对美国的强硬施压,各方反应不一。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做出强硬回应,表示将“坚决反对非法单边制裁”,并加速推进中俄能源通道替代方案。目前,中俄95%的贸易已采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,陆路运输则通过M-12公路将原油输送时间缩短至12天。同时,中国启动《反外国制裁法》反制机制,要求国企优先保障能源供应安全,避免因美国关税中断进口。
相比之下,印度的反应则显得更为复杂和微妙。6月,该国已悄然削减了15%的俄油进口,私营炼油厂开始转向中东和北海原油。印度石油部长公开表示“存在替代俄油的选项”,但私下却向美方抱怨关税将导致其能源成本翻倍。7月30日,印度宣布推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,试图以拖延换取豁免空间。
土耳其和巴西也在紧急评估风险。土耳其33%的原油依赖俄罗斯,正考虑启用伊朗备用管道;巴西则向WTO提交申诉,指控美国违反贸易规则。欧盟虽未直接受波及,但也警告称,若美国打击其企业,将启动840亿美元反制关税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也在积极寻求应对之策。面对制裁威胁,俄罗斯加速了“影子贸易”操作。一支由270艘老旧油轮组成的“幽灵船队”频繁更改航线、关闭定位系统,将俄油混装为“马来西亚混合油”或“阿联酋燃料”出口。据估算,2024年俄罗斯通过此类灰色贸易获得的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,远超官方统计。在军事层面,俄军夏季攻势受挫,让普京陷入被动。尽管朝鲜援助了1200万枚炮弹,但乌军新获的800公里射程导弹可打击俄本土,迫使俄分散防御力量。
对于特朗普的最后通牒,克里姆林宫的回应相对冷淡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:“注意到特朗普的期限,俄罗斯路线不变。” 梅德韦杰夫则在社交平台X上斥责特朗普“玩火”,称每个最后通牒都是“向战争迈进一步”。 俄方同时向伊朗、委内瑞拉寻求支持,三国拟建立联合能源交易所,绕过美元用黄金或加密货币结算。然而,分析普遍认为,这些措施难以弥补中印市场潜在损失。
制裁消息一出,国际油价应声飙升。7月30日,布伦特原油单日暴涨4.3%至73美元/桶,创六周最大涨幅;美国WTI原油同步跳涨4.6%。交易员Dennis Kissler指出,若200万桶/日的俄油短期退出市场,油价可能冲上90美元。
OPEC内部也因此陷入分裂。沙特被要求增产填补缺口,但其剩余产能仅150万桶/日,且担忧破坏与俄减产联盟。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国则趁机推销原油,但品质差异使中印炼厂难以快速切换。
另一方面,美国页岩油商则看到了机会。特朗普宣称“不担心油市动荡,美国可以自己多产油”,页岩油巨头已游说国会放宽开采限制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若印度放弃俄油转向美国,美印页岩油贸易可能受到反噬,推高本土汽油价格。
金融市场的恐慌也在同步蔓延。卢布兑美元汇率跌至102:1,创四个月新低;俄罗斯央行紧急加息200个基点。高盛报告警告称,若制裁严格执行,全球通胀率可能反弹1.2%,美联储降息窗口将彻底关闭。
这场由特朗普发起的能源贸易战,无疑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未来十天,世界将屏息凝神,关注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通盈策略-配资公司开户-股票带杠杆-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